罗氏眼科双特异性抗体报产 疗效媲美阿柏西普 治疗间隔更长
2021-06-15 来源:CPhI制药在线
近日,罗氏控股的中外制药株式会社宣布已向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递交了Faricimab的新药申请,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并发症,严重可引起失明。DR是由于血管受损以及在眼睛中形成新血管而导致血液和液体泄漏到视网膜中引起,这会导致视网膜某些部位的肿胀和血液供应受阻。DME是指受损的血管渗入黄斑并引起肿胀。黄斑是视网膜的中央区域,负责阅读和驾驶所需的清晰视力。据统计,DME大约影响全球2100万人,预计未来其发病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而增加。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药物眼内注射是国际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案。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也叫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主要类型之一,占所有AMD患者的15%~20%,大约影响全球2000万人,是造成60岁及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AMD是累及黄斑区视网膜,导致中央视力损害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成为nAMD的标准治疗,但抗VEGF治疗的视力获益会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丢失。
Faricimab是针对眼睛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阻断血管生成素 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两条途径来治疗多种视网膜疾病。Ang-2和VEGF-A通过破坏血管稳定性,导致新的渗漏血管形成,增加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此次新药申请是基于在DME患者中开展的YOSEMITE 和 RHINE研究,以及在nAMD患者中开展的TENAYA 和LUCERNE 研究。
YOSEMITE和RHINE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随机、多中心、双盲全球III期研究,共入组1891名DME患者(YOSEMITE940人,RHINE 951人)。研究中患者随机分配至3组,分别接受Faricimab 6.0mg, 16周个性化间隔给药方案(q16w);Faricimab 6.0mg,q8w;对照组阿柏西普2.0mg,q8w。
2020年12月,罗氏宣布YOSEMITE和RHINE两项研究达到主要终点:与阿柏西普(q8w)组相比,接受faricimab治疗的两组患者均显示了非劣效的视力获益。次要终点方面,两项研究中faricimab个性化给药组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在第一年治疗间隔维持16周。
TENAYA 和 LUCERNE也是两项相同的随机、多中心、双盲全球 III 期研究,共入组1,329 名nAMD患者(TENAYA 671 人,LUCERNE 658 人)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第 48 周的 佳矫正视力(BCVA)评分。两项研究均有2个治疗组:faricimab 6.0mg(根据第20周和第24周疾病活动度评估选择q8w、q12w或q16w给药),阿柏西普 2.0mg q8w。
2021年1月,罗氏宣布TENAYA 和 LUCERNE两项研究达到主要终点。每隔 16 周注射一次 faricimab 的患者的视敏度结果不逊于每 8 周接受 阿柏西普注射的人。在第一年中,两项研究中有近一半(45%)的人每16 周接受一次 Faricimab 治疗。
安全性方面,上述四项研究中 faricimab耐受性良好,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作为一个报产的针对眼科疾病的双特异性抗体,预计未来faricimab有望凭借优异的疗效和较长的给药间隔在眼科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抗VEGF药物是目前DME、nAMD等眼底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目前获批的眼科抗VEGF药物包括阿柏西普、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和Brolucizumab,其中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属于融合蛋白,雷珠单抗和Brolucizumab属于单特异性抗体。
除了上述提到的faricimab是双靶点眼科药物,我国荣昌生物和信达生物也分别开发出了针对眼科疾病的双靶点药物RC28-E和IBI-302。RC28-E是一款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双靶点融合蛋白,通过阻断VEGF和FGF家族中的血管生成因子,从而有效减缓新生血管的生长,减缓疾病进展。目前,RC28-E正在国内开展治疗DME的多中心、随机、阳性对照二期探索性临床试验。IBI302是一款双靶向特异性重组全人源融合蛋白,可同时抑制VEGF介导的新生血管生成和补体活化通路,今年4月该药治疗nAMD患者的二期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或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及时修改或删除内容,联系邮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