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银行”落地,130万份活体样本-196℃保存
2022-11-16 来源:转化医学网
近日,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癌症原代细胞资源项目正式获批中国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宝藏资质,国内一个以聚焦癌症原代细胞资源以及衍生科技资源为特色的“可再生”生物样本库也就此正式落地。据悉,该项目将推动国内肿瘤新药研发以及肿瘤患者的个体化诊疗。
科研人员会首先会从临床上得到肿瘤患者手术中剩余的肿瘤组织样本,通过专利核心技术,进行提取和培养。培养完后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数据标记,把癌细胞分装在冻存管中,之后,再保存在-196℃的液氮罐。
医药产业的“芯片”
原代细胞不仅广泛应用于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如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细胞株(系)研究、DNA,RNA和遗传学研究等,还可应用于当今热门的生物医药产业如药物筛选、药物代谢和毒理研究、癌症药物的研究等。原代细胞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不可替代性作用,市场前景广阔。细胞模型被称为生物医药产业的“芯片”,却长期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短板。针对这一领域,由刘青松博士带领“哈佛八剑客”的科研团队,攻克和优化了激酶依赖的BaF3工程细胞株的构建技术体系。目前已建成世界规模较大的基于激酶靶点的BaF3工程细胞库,包含了70多种激酶,130多种突变,共计200余株稳定工程细胞株。该细胞库的规模目前全世界较大。
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在对癌症进行的研究和干预中,使用的是源自西方的永生化细胞模型,这些细胞模型反映的是西方病患的基因背景,而很多疾病,由于不同人种、环境影响,其表型和机制有差异。因此,“我们在这个模型上的研发好比用别人的枪打别人的靶。”刘青松说。
细胞模型的源头依赖导致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的健康产业基础研究,一定程度上是“为他人做嫁衣”。比如,美国胃癌、肝癌等发病率较低,因此研究较少,而中国恰恰胃癌、肝癌发病率高,却少有相应的创新治疗药物研发。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在体外模拟出肿瘤在体内的生存环境,通过把肿瘤细胞在体外快速培养起来的技术,让细胞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长多,还能保持活性。经过多年研发,如今,团队已掌握了国际前列的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技术。目前,他们能开展几乎所有类型的肿瘤细胞的体外扩增。
该体系的建成,打破了该领域在国际上被美国和日本两家公司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国内该技术体系的空白,解决了行业性的将化合物寄送国外评价邮寄不方便、测试周期长、价格高等瓶颈。大规模使用肿瘤原代细胞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化转换;建立能够不断提供较大程度代表病理特性的肿瘤原代细胞,在合肥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可再生癌症原代细胞生物银行(LPCB,目前已经在合肥市高新区正式立项)——健康产业大型基础科技设施。建立基于中国人的肿瘤研究基础资源,摆脱几十年来我国的肿瘤生物学研究对美国和欧洲细胞资源严重依赖的状况,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医学研究上的基础资源话语权,保障我国的生物医学国家安全。
有“入”有“出”
在临床精准用药方面,“细胞生物银行”已为10000多例肿瘤患者提供检测服务,累计为国内20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及新药创制企业提供药物评价服务,助力20余项目成功申请临床批件。未来,这个“细胞生物银行”将发挥更大作用支撑我国生命医药产业链的发展。通过大规模存储癌细胞,建立起我们中国人的药物基因指纹图谱大数据,未来,患者可以通过匹配数据库,在一个小时内快速获得适合自己的诊疗方案。
目前世界上有不少于300个各类生物样本库,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亚洲,但这些生物样本库主要是只进不出的“死库”,其样本类型包括血液制品、骨髓,DNA/RNA等,目前正在建设的“活”细胞生物银行主要在美国、英国和荷兰等国。通过有“入”有“出”类似银行的运行模式,可为我国癌症研究和诊治提供源头科技资源支撑。预计三年内,这里的活体生物样本存储规模将达130万份左右。存进去的是各类的癌细胞,将能产出的是各类肿瘤治疗的新药物、新技术……“癌症细胞银行”的建设,势必将为癌症病理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或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及时修改或删除内容,联系邮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