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皞鹏教授是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免疫学专家,研究方向聚焦于T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探索肿瘤免疫疗法的新靶点,开发新型T细胞免疫疗法。王皞鹏的博士后导师是20世纪90年代初CAR-T的发明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亚瑟·韦斯(Arthur Weiss)院士。在他的实验室里,王皞鹏开始研究T细胞免疫疗法,2015年回国后,王皞鹏一直致力于CAR-T疗法的研发。
CAR-T的困境
CAR-T,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是一种细胞免疫疗法。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先由医疗机构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再送往药企或实验室,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T细胞改造为可以识别并杀死相应肿瘤细胞的CAR-T,经过扩增生产后将CAR-T细胞通过静脉输液方式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一项研究发现,高基底信号会导致CAR-T细胞自发进入耗竭状态。研究人员将两种不同基底信号的CAR——一种是基底信号较弱,常用于血液肿瘤的CD19.28z;另一种是基底信号较强,常用于胶质瘤的GD2.28z,表达在细胞膜上,将CAR和荧光蛋白融合后发现,CD19.28z CARs均匀分布在T细胞表面而GD2.28z CARs则形成聚集。当研究人员将这两种CAR注入肿瘤模型时,发现弱基底信号的CAR-T可以抑制肿瘤,高基底信号的CAR-T则不起作用。
抑制基底信号一度成为业内的共识。然而,202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一项研究得出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高基底信号可增强某些CAR-T细胞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