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
国内医生
国际医疗
按疾病分类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鉴定肝癌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3-05-30 来源:转化医学网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究人员在《Cell Heliyon》上发表了名为“Sonographic features of thoracoabdominal wall metastases of liver cancer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的文章,研究人员通过近2000例肝癌患者病例,揭示了检测肝癌的新方法。
研究背景
肝移植(LT)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既切除了肿瘤,又切除了病变肝脏。然而,肝移植后肝癌5年复发率高达20% -57.8%,即使肿瘤符合严格的米兰标准,复发率也高达4.3%。此外,肝移植后肝癌肝外转移比肝内复发更常见,出现时间也更早,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肝细胞癌(HCC)胸腹壁和胸膜转移占肿瘤的3.6-11%,仅次于肺、淋巴结、骨和肾上腺的转移,排名第五。肝癌胸腹壁转移(TAWM)被认为是高度晚期的疾病,因此,及时识别肝癌患者的TAWM非常重要。
研究方法
超声(US)是术后筛选和监测肝移植受者的优选方法。此外,对于常规影像学检查中可触及或检测到的胸腹壁肿块,高频超声比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更广泛使用,因为高频超声无侵入性、便携性和对浅表病变的高空间分辨率。
研究人员回顾了1999名肝移植受者,并分析了胸腹壁病变的数据,目的是分析肝移植后肝癌TAWM的超声特征,并确定超声在肝移植后TAWM与胸腹壁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从2008年1月至2021年7月,共确定了1999例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其中32例纳入了研究(图1)。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和临床表现。恶性组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高于良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发现时间、触感、术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术后INR、术前甲胎蛋白(AFP)、术后AFP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这些结果提示原发性肝癌在肝移植后胸腹壁恶性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首先,两组间病变部位及胸腹壁内位置有显著差异。良性组肿块多发于手术切口/经皮穿刺部位,恶性组肿块多发于手术切口/经皮穿刺部位。此外,恶性病变多位于胸腹壁深部;恶性组肿块超过半数位于腹膜/胸膜壁层(图A、E);相比之下,良性组的肿块常位于多层。二是两组间病变回声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恶性病变均表现为低回声,而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混合回声,总之,这些资料提示胸腹壁恶性病变具有特殊的超声表现。良恶性病变的主要声像图如图A、B、C、D、E所示。
研究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回顾近2000名肝移植受者,分析32例胸腹壁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终得出结论为与良性病变相比,肝癌肝移植后肝癌胸腹壁转移(TAWM)表现出独特的超声特征。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或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及时修改或删除内容,联系邮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
猜你喜欢
高端医疗保险
专家查询
境外医疗
上海专家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