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
国内医生
国际医疗
按疾病分类
四川大学研究学者发现结直肠癌新治疗方法
2024-06-17 来源:转化医学网
6月12日,四川大学钱志勇团队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在线发表题为“Genetically programmable cell membrane-camouflaged nanoparticles for targeted combination therapy of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不仅提出了一种直接的CRC治疗方法,而且还利用细胞膜涂层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界面特性,为开发用于肿瘤治疗的疾病定制细胞膜提供了一种通用策略。
研究背景
2020年,结直肠癌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癌症死亡率位居第二。由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新发结直肠癌病例将超过220万例,死亡人数为110万。同时,由于早期结直肠癌往往无症状,结直肠癌患者常被诊断为中晚期,因此错过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目前,手术干预联合化疗和放疗是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优先治疗策略。虽然传统的术后化疗和放疗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它们经常受到不良反应和治疗无效的损害。因此,迫切需要设计更安全、更有效的结直肠癌治疗方法。
最近,代谢重编程已成为癌症的一个显著特征,其特征是糖酵解激活增加和乳酸发酵增强。癌细胞经历显著的代谢改变,以促进有效的养分利用和生物量产生,维持其快速增殖和其他恶性特征。因此,破坏糖酵解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作为糖酵解抑制剂,3BP显示出对HK2的有效抑制作用,HK2是一种负责ATP依赖性糖酵解起始的酶。在许多癌症类型中观察到HK2的过表达,有助于增强糖酵解活性。3BP在抗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已通过动物模型得到证实,无明显的副作用。然而,由于其烷基化特性,游离3BP在系统递送时不稳定且存在争议,这阻碍了其临床开发和作为癌症治疗药物的使用。因此,显然需要开发一种具有系统输送能力的新型3BP配方。同时,越来越明显的是,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甚至在起源于同一组织的肿瘤中,存在不同的代谢偏好和依赖性。因此,糖酵解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受到限制,促使人们探索在癌症治疗中有希望的联合疗法。
研究发现
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称为MPB-3BP@CM NPs的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平台。这些纳米颗粒由微孔普鲁士蓝纳米颗粒(MPB NPs)组成,既可作为3-溴丙酮酸(3BP)的光热敏化剂,又可作为载体,这些纳米颗粒隐藏在遗传可编程的细胞膜中,显示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的变体,对CD47具有增强的亲和力。因此,MPB-3BP@CM NPs继承了原始细胞膜的特征,在血液中表现出更长的循环时间,并有效地靶向结直肠癌(CRC)细胞膜上的CD47。用MPB-3BP@CM NPs阻断CD47可增强巨噬细胞对CRC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外,3BP,己糖激酶II抑制剂(HK2),抑制糖酵解,导致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降低和乳酸产生。此外,它还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向抗肿瘤M1表型极化。此外,与MPB NPs介导的光热疗法(PTT)相结合可增强对肿瘤的治疗效果。这些优势使MPB-3BP@CM NPs成为未来开发CRC创新治疗方法的有吸引力的平台。同时,它引入了一种通用方法,用于为肿瘤治疗设计疾病定制的细胞膜。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不仅提出了一种直接的CRC治疗方法,而且还利用细胞膜涂层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界面特性,为开发用于肿瘤治疗的疾病定制细胞膜提供了一种通用策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或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及时修改或删除内容,联系邮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
猜你喜欢
高端医疗保险
专家查询
境外医疗
上海专家
更多文章